幼教招聘:理論綜合第一篇第八章第一節幼兒園主題活動
- 時間:
- 2018-12-21 16:44:19
- 作者:
- 張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考點聚焦
識記: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內涵和特點;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涵和特點。
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和組織。
老師課堂
第一節 幼兒園主題活動
一、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內涵★
主題活動是指圍繞著貼近兒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內容即主題作為組織課程內容的主線來組織教育教學的活動。它打破學科領域的界限,根據主題的核心內容,確定主題展開的基本線索,再順著這些基本線索,確定主題的具體內容,并創設相關的教育環境,組織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主題活動強調,兒童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體的事物為主,兒童所接觸的事物通常涉及多個學科領域,他們需要的是對事物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整體的、生活化的認識。所以主題活動所涉及的范圍和學科領域很寬泛,教師要充分調動兒童群體、教師群體、幼兒園、家庭及社區等多方面資源創設兒童的學習環境,為主題服務,教師要會發掘與整合教育資源,設計活動方案,在實施時還要關注兒童的學習活動情況,調整活動方案,使主題深化,使兒童獲得與主題中心內容相聯系的較為完整的經驗。
二、幼兒園主題活動的特點★★
(一)知識的橫向聯系
主題活動打破了學科領域之間的界限,將各個方面的學習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兒童所獲得的經驗是完整的。因為主題活動的中心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個具體的問題和事件,如水果.超市、蝴蝶、食物等,這些事物通常很自然地包含著多個學科領域。從兒童的角度,兒童也需要對問題有一個較整體的、生活化的認識,而不是雖然精深但卻相互割裂的認識。就拿兒童認識“水”來說,主題活動可能會給幼兒有關“水的溶解”、“水的三態”、“水的保護”、“水和健康的關系”等多方面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不是精深專業性的,即不是讓幼兒知道水的分子組成、水的電解、水和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等,而是與幼兒生活相聯系的可感知的、淺顯的,如水是無色的、會流動的,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有很多用處,要節約用水等,涉及水的形態、特點、作用,人類與水的關系、生態環境等方面,開展關于水的主題活動,從而逐步過渡到科學、語言、社會、健康等領域的教育。
(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
主題活動往往整合了幼兒園內外各種與教育內容緊密相關的資源。幼兒園、家庭及社區中有許多豐富的教育資源,都需要充分運用到主題活動中。如主題活動“冬天到了”就有許多活動是要整合家庭資源的,如“親子活動——遠足”、“多喝水”等。也整合了一些社區的資源,如去公園看冬天的落葉、去博物館看樹葉標本等。
(三)生活化、游戲化的學習
主題活動涉及面廣,多與兒童的生活相聯系。主題活動中的許多活動都具有探索性,兒童感興趣,往往邊游戲邊探索。如主題“神奇的水”中,“觀察植物生長”、“多喝水”、“雨水”等都是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玩水球”、“會航行的船”、“會變顏色的水”等都是兒童十分喜愛的游戲,兒童在游戲中會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
(四)富有彈性的計劃
主題活動是建立在對兒童已有經驗和活動過程的學習狀況有充分了解的基本上而展開的。主題活動的計劃不能是死板的,教師要細致考慮到與主題相關的各種可能性,在活動中要及時捕捉兒童活動的信息,并及時作出反應,調整計劃,所以主題活動的方案是富有彈性的。如在小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中的“生日晚會”活動計劃本來是在本班開展的,但是教師在活動之前發現小班的幼兒很喜歡和大班幼兒一起玩。于是,教師臨時調整計劃,和大班的教師商議:兩個班合作開展這個活動,通過這樣的混齡活動,促進了小班幼兒和大班幼兒的交往,大班幼兒幫助小班幼兒,小班幼兒又讓大班幼兒體驗到長大后的自豪。
(五)需要刻意遵循兒童“前學科”知識經驗的建構規律
為了克服學前教育傳統學科課程中學習內容割裂及重復的現象,主題活動以貼近兒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內容作為組織課程內容的主線來組織教育教學的活動。這樣較充分體現了兒童學習的整體性,但卻打亂各學科領域知識體系,難以有序地組織兒童不同經驗體系,這樣易于失去領域知識經驗體系的教育價值。現實中就有教師只注意主題活動中的綜合,卻不注意兒童的經驗體系不同,其學習方式、規律和教育規律組織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導致出現幼兒基本的美術表現技能、語言表達技能、基本動作能力下降的現象??梢姡M管學前兒童尚只在表象、初級概念的經驗層上建構知識經驗體系,但他們的學習確實存在不同的領域,而這些不同領域的學習規律、教育規律也是不同的。因此,主題活動也無法回避特定領域教育的規律性這一問題,要使主題活動發揮對兒童發展的更大價值,就應該遵循兒童“前學科’’知識經驗的建構規律,既保證兒童前后學習經驗間的聯系,又增強兒童學習經驗的橫向聯系與整合。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