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備考之語文文本寫作特點(2)
- 時間:
- 2018-12-21 15:41:01
- 作者:
- 章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表現手法較多,較復雜,常見的有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以2012年下半年試題為例,分析文章《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文本景物描寫的特點如下: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課文,全文畫面感十足,令人身臨其境。該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資源,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首先,在文章結構上,全文總共有6個自然段,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先總的寫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再分別描寫了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景色;最后再進行總結歸納,“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這樣就達到了一個首尾呼應的效果。在分述環節,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抓住不同季節所特有的景物,分別寫出了春的生機勃勃、夏的郁郁蔥蔥、秋的碩果累累、冬的白雪皚皚,全方位的展現出了小興安嶺的景色特點,讓人萌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
其次,在表達方式上,本文為上乘寫景之作,一方面本文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不同特點調動各種感覺、從多個視角進行觀察描寫,以靜襯動、以動襯靜,把小興安嶺的花草樹木和鹿、貂、熊各種動物融為一體,動靜結合;另一方面還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這樣又與課文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最后,在語言表達上,生動形象。一方面恰當使用各種動詞、形容詞、疊詞(抽出枝條、長出葉子、淙淙地、藍藍的、黃黃的、郁郁蔥蔥、密密麻麻)從形聲色等方面對事物進行形象的描摹,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另一方面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像綠色的海洋、像利劍一樣的金光、小鹿側著腦袋欣賞自己的影子、黑熊舔腳掌、松樹散步)使景物和動物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美麗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