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資國考:中國古典文學常識(一)
- 時間:
- 2018-12-21 15:39:04
- 作者:
- 章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A、散文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是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他與弟子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作 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前468 —前376 ) 名翟(dí)春秋末期魯國人,主張“兼愛”、“非攻”,著有《墨子》一書
老子 春秋時代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
孫子 名武,春秋后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有《孫子兵法》十三篇。
孟子(前372—前289 ) 名軻,戰國時代人,繼孔子后的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強調“仁義”,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性善”,有《孟子》一書。課文選有《天時不如地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莊暴見孟子》等。
莊子(前369—前286) 名周,戰國時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有《莊子》三十三篇。
課文有《庖丁解牛》一篇
荀子(前313—前238) 名況,戰國時趙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有《荀子》一書。課文有《勸學》。
韓非(前280—前233) 戰國末期韓國人,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韓非子》一書。《扁鵲見蔡桓公》、《智子疑鄰》、《五蠹》均是其作。
呂不韋 (?—前235)戰國末期為秦相,集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察今》即其中的一篇。
列子 戰國時鄭人,有《列子》,《愚公移山》即其所作。
歷史散文有《左傳》、《國語》和《戰國策》。《左傳》又叫《春秋左氏傳》,是為《春秋》作解釋說明的一部著作,傳說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為編年體史書。《曹劌論戰》、《崤之戰》出自該書。《國語》、《戰國策》屬國別體史書。《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均出自《戰國策》。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